让达标排放更简单
全国咨询热线:13132257666

content=te

来源:工业废气设备    发布时间:2024-03-24 00:08:10

产品介绍

  让祁连山雪水变身为甘甜饮用水,将纺织业废水转化成工业生产水,把城市污水处理为生态补给水……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的2024年世界水日,水资源的绿色循环、水生态的系统修复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据水利部最新数据,10年来,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全国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2.8%、58.2%,重点领域节水取得实效。

  “中信环境是中信集团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唯一投资建设运营平台,我们通过高标准的运营管理、智慧赋能、科学技术创新,推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水生态的治理改善,进行了持续而有益的‘中信探索’。”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环境)董事长杨书平介绍。

  “三个月后,KBM油田采出水处理厂将全部建设完成,意味着中信环境为石油资源丰饶的哈萨克斯坦,成功交付了一套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油田采出水资源化利用解决方案,解决了一项世界级难题。”中信环境总经理孙磊介绍,公司外派哈萨克斯坦的专家团队,正在为项目的最终交付而奋力冲刺。

  一年前,在哈萨克斯坦西部曼吉斯套州的茫茫戈壁中,每天有数万吨来自1000公里外的俄罗斯伏尔加河水,以3.5美元一吨的高昂价格,通过跨国管道输送引入,用于当地第七大油田——KBM油田的日常生产。

  而与此同时,因石油开采而产生的高油高盐工业污水,经简易地处理后注入地下,污水量每年高达2000多万吨,大大超出地下容量,造成大范围泛溢,在地面形成一个又一个彩色“积水洼”,有的呈黄色,有的呈蓝色,在沙漠中甚是扎眼。

  “这一引一排间,珍贵的淡水资源被粗放处理,不仅大幅度的增加油田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给当地水生态带来重负,让油田生产陷入恶性循环。”

  一百多年来,里海周边的石油开采大都因循这样的模式,当地得天独厚的黑色“宝藏”,给哈萨克斯坦水环境带来顽固沉疴。

  2017年6月,中信环境与卡拉赞巴斯石油公司签署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协议,成为当地首个完全采用外国技术和外国投资建设的水处理工厂,首座双膜法油田采出水淡化厂。

  去年7月,工厂投入试运营,可日产水超万吨,大幅度减少KBM油田对高成本伏尔加河水的依赖。“工厂试运营后,‘积水洼’的面积在肉眼可见地缩小,有的已完全消失,来自千里之外的珍贵淡水得以循环利用。”

  以“绿色丝路”共建为公司战略,中信环境多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生态实践,在印尼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难题,在马来西亚高质量处理市政污水,膜产品远销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地,推动绿色技术、设备“走出去”,为“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注入“水动力”,让绿色切实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

  在广东汕头潮南区濒临的田心湾海域,经中信环境潮南印染纺织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尾水清澈透亮,它们一部分汩汩入海,一部分重返产业园区,再度进入纺织企业生产线。

  “园区每日处理污水在15.5万吨,其中有8万吨作为再生水进行二次处理及利用。”中信环境(汕头)印染环保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介绍。

  汕头江海汇聚,却是严重的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0%,是全国108个重点缺水城市之一。

  而作为纺织重镇,汕头市纺织行业不仅用水需求量大,且其“高污染高能耗”特点,一度让汕头的“母亲河”练江“白练”变“黑龙”。

  2016年,汕头吹响练江治理的号角,中信环境下属中国市政中南院、中信环境技术共同加入这场“治水战”。

  要拧紧工业“节水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要保护水生态,让练江重回水清岸绿,更要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尖锐矛盾,助力纺织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以先进的生态技术和创新的环保理念,中信环境携手当地政府打造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创新方案,推动130余家纺织企业入园集中生产、集中治污,形成集纺织印染、集中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热电联产、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六位一体”的管家式服务新模式。

  “在科学管理下,目前,园区企业每生产一吨布,可节省生产用水30吨,节水率达到30%。”上述负责的人介绍,自2020年投产以来,园区前端能源供应与后端废水废气固废处理形成闭环,有效控制了污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企业入园后,实现生产效率提高1/4、亩产值提高5倍、水电汽消耗量降低30%等很明显的成效。”

  “环保治理+减污降碳+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信环境成功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并行的治污新路,并在河北高阳、广东清远、湖南衡阳、福建泉州等地成功复制,在刹住工业污染、保护水生态的同时,成功释放了全国各地支柱产业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在武汉清水入江工程中控室的大屏幕上,水压、水质等数据实时滚动,反映设备正常运行情况的各类图像不时闪耀。

  “这里是项目的‘智慧中枢’,也是江夏区‘水管家’的智慧大脑,可对江夏全域458平方公里内的12座污水厂、13座泵站、200多公里排水管网,实现数据上云、一网感知、集中监控、智慧调度,使全域水系统‘可视、可控、可溯’。”中信环境下属中信清水入江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

  江夏是武汉市“南大门”,区域内有大小湖泊136处,占武汉市湖泊总面积的45.3%。因地处洼地,曾深受每到汛期雨水难以排出之苦,还面临着污水治理、水环境亟待改善等一系列水务问题。

  “如因解决能力不足导致污水直排污染汤逊湖,汛期过水量大时路面积水严重,因污水收集不足而产生黑臭水体等等。”但这些现象都因由中信环境投资的武汉清水入江工程的建设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该项目以“水管家”的统筹思路管水治水,通过统一规划、系统模块设计、厂网一体,有效地一体解决了江夏区全域内湖泊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尾水排放、防洪排涝等多重问题,并通过智慧水务等科学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管理运营。

  杨书平表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全国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中等水准的1/4和1/2,也是缺水国家之一,中信环境将专注于水质保护、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修复,不断推进水资源的绿色循环、水系统的全链条治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贡献中信力量。